中国建设银行新闻发言人就上半年信贷投放情况发表谈话
近日,中国建设银行新闻发言人就上半年信贷投放情况,接受了媒体采访。
问:建行上半年信贷投放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答:今年上半年,建行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总体要求,严格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坚持积极稳健的经营方针,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加快推进信贷结构调整,强化信贷管理和风险控制,积极支持经济发展,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截至6月末,全行人民币贷款新增7085亿元,新增额位居同业第四名,当年新增19.77%,创造了本行多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上半年信贷投放中,建行明确提出“控制总量、把握节奏、保证质量,调整结构、讲求效益”的指导思想,既大力支持经济增长,又保证总量适度、结构得当、节奏合理。主要把握以下重点:一是年初积极利用项目储备充足的优势,为经济发展和客户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提供急需的信贷支持。二月末贷款新增达3582亿元,体现了“出手快、出拳重”的要求。二是适当把握信贷投放节奏,从三月以后及时将工作重心由抓市场转向抓基础质量管理,大力加强贷款管理和风险防范,明确要求不在季末冲时点规模,严防信贷超规模增长加大经营风险,贷款节奏明显放缓。二季度贷款增幅较一季度环比下降近10个百分点。三是合理控制票据业务增长,上半年票据贴现新增881亿元,占全部贷款新增额的12.43%,在大型商业银行中处于较低水平。
问:建行上半年信贷投放的重点是如何把握的?在信贷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答:在上半年信贷投放中,建行从行业、区域、客户、产品四个维度提出“进、保、控、压、退”信贷结构调整策略,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一方面优先满足有质量的、真实的信贷需求,确保重点客户和项目投放,另一方面严控对“两高一资”、产能过剩行业的新增贷款,果断从风险较大、不良率较高的行业和客户中退出,取得了显著效果。
在产品结构上,建行新增贷款主要集中在拉动内需、改善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及其他重要行业领域。上半年基本建设贷款新增2420亿元,增速达23.71%,在公司类非贴现贷款新增中占比近50%。个人住房贷款稳健增长,巩固了在国内同业中的领先地位。与天津市政府签订200亿元贷款合作协议,用于当地保障性住房建设。区域结构上,按照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政策,坚持东中西兼顾,中西部地区增速较高。客户结构上,加大对优质客户支持力度,新增贷款90%以上投向A级及以上客户,余额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0.41个百分点。行业结构上,主要投向国家拉动内需的重点领域,共参与国家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项目462个,签订贷款合同金额3622亿元,发放贷款余额2265亿元,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14大重点领域累计贷款余额10108亿元,占公司类非贴现贷款余额的32%;国家十大振兴产业贷款余额8043亿元,占公司类非贴现贷款余额的25%;新增贷款前五大板块是与拉动内需密切相关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在全部新增贷款中的占比达76.42%。
建行在年初制定了退出贷款总额415亿元的调整计划,近期又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将退出贷款规模扩大至600亿元以上。截至6月末,已经主动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不良率较高的行业中退出贷款294亿元。
问:上半年建行在支持小企业和“三农”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答:建行将小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作为信贷业务重点,从多方面有效满足小企业和“三农”客户的信贷需求。
上半年,建行在推进小企业业务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加快组建专业化经营机构,在总行成立了一级部建制的小企业金融服务部,“信贷工厂”模式小企业经营中心新增26家,达104家,增幅达三分之一。二是制定下发《小企业业务一般授信业务管理办法》等制度办法,提高小企业业务规范化、专业化经营管理水平。三是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创新试点小额无抵押贷款、助保金贷款等新产品,加大“E贷通”网络银行贷款业务推进力度,通过网络银行业务向921家企业发放1059笔贷款,金额达22亿元。四是全力推广小企业客户筛选、风险定价等管理工具的试点工作,强化风险管理,为业务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截至6月末,中小企业贷款新增1862亿元,增速18.11%,占公司类贷款新增的32.01%。
同期,建行加大“三农”客户支持力度,截至6月末,涉农贷款新增1077亿元,增速达25.2%。为促进“三农”业务发展,建行在总行成立股权投资与战略合作部,加大村镇银行创设和管理力度,并在新疆、黑龙江等地推广小额农户贷款,上半年新增贷款17.14亿元。
建行还把支持灾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今年金融服务的重点之一,上半年累计向地震灾区发放灾后重建贷款119亿元。
问:当前社会各界都对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表示关切,建行今年在风险管理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建行将加强风险管理作为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在今年,一直把抓住业务发展机遇和强化风险管控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狠抓信用风险等全面风险管理。今年上半年,建行不良贷款额与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又实现“双降”。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建行坚持“了解客户、理解市场、全员参与、抓住关键”的风险理念,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一是坚守风险控制底线,完善审批管理。对于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的制造业等行业,适当提高准入门槛,调整信贷业务转授权。对政府融资平台客户及项目加强授信管理,规定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重点领域,严格控制贷款规模和投向。认真执行固定资产投资等项目监管规定,对未按规定取得有权部门核准、资本金未按规定比例到位、用款条件不落实的严禁发放贷款。对于理财产品,建行也制定了专门的风险政策底线,实行分类管理。
二是加强贷后管理,做好风险预警和处置。着力推进贷款“三查”,尤其是贷后检查,专门召开全行贷后管理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加强贷后管理工作。实现了对公预警客户跟踪管理系统全面上线,为有效控制和化解风险提供了较为先进的技术平台,并以此为契机着手建立和完善问题客户处理机制。各分行逐户落实“十大关注”和“十大不良”客户处置方案,上半年处置不良贷款196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处置63亿元。
三是加大外币资产减持和海外机构风险管理力度。根据市场情况减持风险较大的外币债券;严格控制代客衍生产品交易类别和增长速度,果断叫停人民币债务QUANTO业务。成立了海外机构管理部,加强对海外机构业务经营和风险控制的统一管理。
四是做好新形势下操作风险管理和案件防控工作。重点关注信贷领域操作风险,加强IT系统薄弱环节建设。狠抓案件查处和整改,上半年内部员工涉案数量和涉案金额同比实现“双降”。
此外,针对当前经济运行和银行经营中的不确定因素,建行均衡稳定地增提资产减值准备,一季度拨备覆盖率达到141%,上半年较一季度末又有明显提升,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
问:对下半年信贷投放有何打算?
答: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出现积极变化,企稳向好的态势越来越明晰。这充分证明中央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及时、有效的。但是,国民经济回升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银行经营中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合规性风险可能增大,银行支持经济发展和防范风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下半年,建行将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做好支持经济建设、服务大局的各项工作,保持对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小企业、“三农”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做好信贷投放和项目储备;科学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加快信贷结构调整,充分运用回收再贷资源以及加大不良贷款处置盘活力度,努力做到既积极支持经济增长,又防止贷款盲目过量投放,防范信贷超常规增长可能引发的资产质量下降问题。
在风险管理方面,建行将进一步强化风险管控,严防不良贷款反弹,切实防范政府融资平台客户风险,完善理财产品风险管理,积极规范发展贸易融资,加强市场风险管理。同时,建行还将加强重点行业的风险监控和贷后管理,做好已发放贷款的精细化管理,改进贷后管理模式,化解潜在信用风险,坚决防范信贷资金违规使用,为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做出新的贡献。
- 附件下载:
- press-090728.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