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创新精神支持扩大内需——建设银行贯彻落实中央宏观政策纪实
党中央、国务院扩大内需政策出台后,建行及时提出,要把贯彻国家政策与发展银行业务紧密结合起来,把促进扩大内需与增强银行核心竞争力紧密结合起来,把服务国民经济大局与搞好银行内部管理紧密结合起来。既要支持经济增长,满足客户需求,雪中送炭,又要控制住风险,防止不良贷款反弹。统筹兼顾这两个方面的关键,就是坚持实事求是,改革创新,不断探索科学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子。
记者了解到,无论是在基建投资、住房信贷这些传统优势领域,还是在“三农”、中小企业、文教卫这些新兴领域,建设银行相关业务近年来都取得了蓬勃发展。年初以来,建行基本建设贷款新增约1700亿元,增幅约20%,“三农”贷款新增约800亿元,增幅约23%,小企业贷款新增近400亿元,增幅约18%,均高于全部贷款增幅约8-10个百分点。到目前建行全部贷款新增约3700亿元,年底前还将增加信贷投放300-500亿元,另外通过投资银行、信托、租赁等其他方式为企业融资2050亿元,比上年增加近900亿元,有力支持了国家扩大内需政策。
与此同时,建行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发挥好国有大银行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在支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建设,促进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建行一直以来把地方政府当作重要客户,主动登门拜访,多方面了解金融需求和服务意见。“我们一定做好金融服务,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建行对地方政府的要求只有一条,加强金融生态建设,依法行政”,郭树清董事长在每次会谈中都会说同样的话。
基建投资领域的“领头羊”
基础设施是建行的传统优势领域,也是响应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发力点。
……
建行各分行主动与地方政府、部门联系,及时了解客户需求,提供组合金融服务方案,并运用熟悉和擅长投融资服务的专长,帮助客户完善融资方案,做好项目评估、造价咨询等工作。
记者了解到,建行今年基本建设贷款新增占全部公司类贷款新增六成多。10月中旬,建行还专项调增250亿元信贷规模,全力支持一批重点项目和重点基建客户的融资需求。尤其是一些受到政策影响,出现暂时困难的客户。比如今年发电企业受煤价上涨等因素影响,经营普遍亏损,资金紧张,建行则主动上门,给予积极支持。截至
“现在的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银行支持扩大内需,必须有新思路新办法,必须强调统筹兼顾和改革创新,必须促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郭树清董事长在不久前召开的工作座谈会上这样提出要求。他说,即便是基础设施融资,除了贷款,也有债券、股票、信托、租赁等多种方式,客户希望找到综合成本更低的融资方式,希望提供综合化解决方案,银行自身也有分散风险,收入多元化,提高综合服务能力的需要,因此要追求多种“双赢”。并购贷款、产业投资基金,现在也有很强需求,建行都在积极研究之中。
一直以来,建行都秉承 “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创新产品,想方设法帮助客户降低财务成本。建行是国内最大的短期融资券承销银行,长期占到20%以上的市场份额。建行测算,发行短期融资券的总成本较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要低30个基点左右。今年10月,建行旗下的建信金融租赁公司与华能集团签订一笔金额为13.5亿元的十年期租赁业务,不仅及时满足了企业现金周转的迫切需求,而且在产品设计上采取灵活还款方式,降低企业费用。建行还推出“利得赢”、“乾图”等信托产品,满足客户差异化的融资需求。
“中央的政策是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盲目放贷和人为惜贷都不符合建行利益。要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不同区域、不同客户、不同产品实行不同的信贷政策。既要有锦上添花、雪中送炭,也要有当机立断、果决退出”。张建国行长在秋季工作会上如是强调。
建行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可持续发展要求,通过行业限额管理、客户准入退出等一系列措施,持续加强信贷结构调整,支持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进步,使新增贷款向节能减排、绿色信贷、第三产业、新兴行业倾斜,促进国家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压缩“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预计全年主动退出的贷款量将超过500亿元。
今年以来,建行支持的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和项目有508户,贷款余额2025.79亿元;支持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产品推广企业1092户,贷款余额714.72亿元。在支持灾后重建中,建行开辟绿色通道,保证贷款快速到位,累计发放救灾贷款516.1亿元,满足了近300家受灾企业的贷款需求。
这一系列的措施,无疑更加巩固了建行在基建投资领域的“龙头”地位。
找到与中小企业共赢的路子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银行盈利新的增长点。但是,建行的传统业务是大项目、大企业,对中小企业市场很不熟悉。近年来建行一直将其作为战略重点来狠抓创新。
“中小企业风险仍然很高,前年我们中小企业贷款不良率还在10%以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必须找到控制风险的技术,找到为小企业融资的有效模式。如果是亏本的买卖,业务就不可能持续发展”,建总行小企业中心一位高级经理坦言。
建行中小企业业务近年来之所以能够雨后春笋般地开展起来,正是得益于他们总结出一套有别于以往经营大客户、大项目的业务模式。
截止目前,建行已在全国建立起小企业中心300多个,其中 “信贷工厂”模式的小企业经营中心就有53家。
浙江是中小企业、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区。2005年建行把浙江分行作为全国中小企业业务试点行,在信贷资源方面给予很大倾斜,在体制机制方面给予极大的创新空间。浙江分行通过大胆探索,逐步建立起专业化、差别化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10月,建行开始与阿里巴巴公司合作,在浙江试点“E贷通”电子商务信贷,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E贷通”包括网络联贷联保、大买家供应商融资、网络速贷通等系列产品。客户只要点点鼠标就可以获得贷款,申请贷款、银行审批、签订合同、资金支用等全过程都通过网络银行平台操作,极大地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受到中小企业的热烈欢迎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目前,已向纺织、批发、通用设备制造等行业的420家企业发放贷款9.3亿元,市场占比超过90%。
建行浙江分行今年中小企业信贷新增265亿元,增幅25.7%。11月,建行与浙江省政府第三次签署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协议,承诺三年向中小企业新增信贷600亿。在签字仪式上,浙江省陈敏尔副省长表示,“这次与建行的进一步合作,对帮助我省中小企业走出当前寒冬具有极大的意义”。
除了自己探索之外,建行还特别注意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这方面引人注目的是与美国银行、淡马锡两家战略投资者合作试点的小企业“信贷工厂”。
江苏镇江小企业中心就是建行在引入淡马锡7项小企业管理技术基础上建立的。该小企业中心下设市场客户部、信贷管理部、品质管理部。市场客户部由六支营销团队组成,负责专门营销;信贷管理部负责受理、评级、审批、信贷执行和贷后管理等全流程后台操作;品质管理部负责市场分析、客户筛选和产品维护。由于采取了规模化、专业化、流水线式的作业模式,业务效率大幅提升,风险控制十分有效。过去一笔贷款平均处理时间10.9天,现在只要5.7天。截至10月末,镇江分行小企业贷款余额24.6亿元,今年新增就达12.5亿元,增幅超过50%;不良率0.59%,比去年末下降1.82个百分点。
广东东莞是建行和美国银行小企业战略合作项目示范行。“做惯了大客户、大项目,一开始对小企业还真有点看不上眼”,东莞分行李洪茂行长说。2006年底该行小企业业务市场占比只有3%,远远落后于其它银行,2007年下半年正式成立小企业经营中心,实行专业化、标准化的“信贷工厂”模式,当年贷款新增5.3亿元,2008年10月底,贷款余额近17亿元,一跃而居当地市场前列。
浙江、江苏、广东只是建行支持小企业发展、创新金融服务的缩影,上海、深圳、河北、大连以及西部的四川、重庆等分行,也在千方百计、不懈努力地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
服务“三农”的生力军
三季度末,建行“三农”贷款余额4118亿元,占全部公司类贷款的比例达到15%。一家长期以基本建设为特色的国有大型银行,在支持“三农”上是如何取得如此成绩的呢?离开长袖善舞的基建领域,又是怎么提供服务和控制风险的呢?
“作为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建行不仅关注经营指标的提升,还关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支持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和现代农业提供便利的金融服务,是全面履行企业公民责任的重要体现”。翻开建行2007年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记者似乎找到了答案。
“我们是中国的尤努斯”,建行新疆分行兵团业务部一位工作人员自豪地说。
的确,毫不夸张地说,该行开发的兵团小额农户贷款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他们首先选择产业优势明显、市场稳定的兵团棉花种植户作为小额农户贷款的对象,创新了“农户贷款、团场担保、集中使用、统一归还”的贷款模式,很好地控制住了风险。自2002年起,已累计向一万多户农户发放贷款17亿元,目前余额8.34亿元,无一笔不良。
在成功探索支农信贷模式的基础上,新疆分行又将小额农户贷款扩大到兵团番茄种植户、奶牛养殖户,并逐步向农业生产上游的化肥、种子、地膜等农资生产企业、购销企业,以及下游的农副产品收购与加工企业延伸。截至10月末,对新疆兵团全部贷款余额达到92亿元。
现在,兵团小额农户贷款模式正在建行系统推广,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河北、河南、山东等农业大省的小额农户贷款也开展起来。目前,仅黑龙江分行涉农贷款余额就超过32亿元,预计年内还将新增投放5亿元。
掌握不同客户群体的风险偏好,就能创新出适销对路的产品,这是建行辽宁铁岭分行开办农民购车贷款的经验写照。
铁岭市以农业生产为主,属辽宁省欠发达地区,同质化服务导致几家国有银行竞争激烈,但建行铁岭分行通过金融创新,走出了一条适合地区经营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早在2000年,铁岭分行就开始与当地汽车经销商合作,在辽北地区率先开办货车、农用车个人贷款业务。截止目前,8年卖了8千多台车,贷款金额8亿多元,没有一笔坏账,不仅帮助8千多户农民解决了生产生活问题,也使自身经营业绩大幅提升。
建行不断细化涉农服务策略,加大对现代农业、水利、农副产品流转加工等涉农行业的金融支持。今年三、四季度,两次调增86亿元专项贷款规模用于支农建设,重点支持了北大荒、中粮等一大批涉农企业。还加大了对新疆、内蒙的畜牧业和商品棉产业,黑龙江、吉林的油料经济,广西的糖业经济的授信支持,为保障农产品供给,缓解通胀压力做出了贡献。
建行正抓住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机遇,加大对县域经济、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加快组建村镇银行,努力将服务延伸到更广大的县城和村镇。
探索服务民生的新领域
建行注重将业务拓展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从社会关切中寻找新的商机,努力为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在住房、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金融需求提供支持。
“要买房,到建行”,惠民安居,支持广大普通居民改善住房条件,一直是“建行人”努力的方向,建行也因此长期保持国内最大个人住房贷款和住房公积金贷款银行的地位。截至
建行积极研究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对策,2007年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完善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保障和金融服务的若干建议》,提出要细分住房市场,区分不同收入水平人群,实行由商业银行、专业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政府住房机构共同参与,采取商业贷款、公积金贷款、贴息贷款、廉租房、租金补贴等不同的工具和手段相结合的解决方案。
10月下旬,建行子公司中德住房储蓄银行,正式获准扩大业务范围,目前已设计开发了多项保障性住房产品,将使百姓享受到更为多元化的低利率住房信贷服务。
建行重点支持拆迁安置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中低价位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项目。北京分行今年发放了保障性住房公积金贷款7.27亿元,厦门分行发放了保障房贷款1.06亿元,黑龙江分行与北大荒集团所辖18家农场合作,累计投放个人住房贷款6800万元,仅今年1—10月份就投放近3000万元,帮助1800多户农场家庭改善了居住环境。
“要继续推进我们的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计划,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项目,高度关注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郭树清董事长在秋季工作会上再次强调。
近年来,建行针对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单位的特点,研发和提供了符合行业特点的现金管理、代理收费和信贷支持等综合性服务。目前已与全国580多家医疗卫生单位建立业务关系,与协和医院、301医院等300多家医疗机构开展了深度合作。截至10月末,卫生行业贷款余额190多亿元。建行还为药厂与医院的资金结算提供票据产品,协助管理部门通过银行结算网络监督药品购销行为,促进药品采购“阳光工程”的实施。
建行与华西医院合作推出的“华西健康龙卡”在四川的城市乡村成为百姓的新宠,目前已发放5.8万张。通过“华西卡”,病人可以通过电话或网上预约挂号,获得信息查询、医疗咨询等服务,节省缴费环节和排队等候时间,也大大减少医院支付结算工作量。
长期以来,建行大力支持发展教育事业,着重帮助学校改善办学环境,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截至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建行人”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必将使建设银行在未来动荡的世界经济格局中赢得更大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