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报客户版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建行 >> 建行报客户版

再咬一口苹果

发布时间:2014-12-24

 陈新兵

最近对两个热点有所触动。一是诺基亚N1平板用安卓系统但界面极似苹果;二是俄罗斯yp2手机双屏大大提高基础功能使用的待机时间。笔者突然想到墨菲定律:当你口袋里有两把钥匙,一把是房间钥匙,一把是车钥匙,如果你想拿出车钥匙,而你往往拿出的是房间钥匙。笔者只在想:一只被咬一口的苹果是缺陷美,但谁能肯定将来不会被人再咬一口、变成丑八怪呢?

所以当听到万科高级副总裁肖莉转投处于创业期电商房多多时,谁不会为这位智者点赞呢?难道万科搞出自己的房多多不可以吗?似乎每个成熟企业内部都有一种类似细胞壁的壁垒,也就是说每个企业都有拿出车钥匙的创新欲望,结果拿出了房间钥匙。而这种现象在财大气粗、养尊处优企业中尤甚,因为不缺钱,或者对创新造成之浪费有金钱支撑的心理准备,不会象房多多一样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因此只有房多多才是部门利益的破壁者。普华永道思略特统计显示,过去十年中,全球创新1000强企业中的中国企业数量从8家(2005年)猛增至114家(2014年),涨幅达到1,325%,相比去年的75家增加了52%。而这个调查是以投入创新资金为排名的,所以思略特全球合伙人彭波认为:创新资金利用方式比其金额更为重要,笔者认为创新精神甚至与资金无关,但作为规模企业这种高、大、上的创新阵地战也许是唯一选择,这似乎成了存在于大企业中的一种魔咒。

近年来,笔者发现一些充满活力的公司不再对颠覆性创新盲目崇拜了,大家终于明白在企业发展中并非只有枪杆子里出政权一条路,当技术NPD闭环之后,创新步伐一定会变得缓慢,好比公司打了个盹儿,外部世界早已人是物非,公司们终于明白:一项革命最重要的是什么人在使用它,企业大部分颠覆性创新其实是颠覆了自己的技术和市场,自我颠覆性创新弱点是效率低下,并且这个弱点会惹祸,比如诺基亚和摩托罗拉。

与颠覆性创新相对的是开放式创新。《长尾理论》作者克里斯认为:比中国工程师更廉价的就是开放平台。《长尾理论》中讲,四位年青人研发的鹅卵石智能腕表赛过了索尼隆重推出的高、大、上,可见几个人的兴趣小组就有可能颠覆一间大公司,这才是真正的颠覆,所以聪明的阿里、苹果均建立了自己的开放式平台。但如果平台创立者带着私心面对创客,那么对于创客而言,在微笑的面具后面必然是失落和逃离。

facebook等网络社区上的创客们才是灵感暴发户,创新需要像中国好声音一样去海选,创客更需要大家认可而窜红,所以孙露李琦还红必将成为一种新常态,正如鹅卵石之于索尼。因此企业应该用星探的目光始终盯着网络社区,捕捉每一道闪电,找到那个万里挑一、敢于咬苹果的人。如此看来,我们HR除了跑高校外还有更重要工作要做,而一些企业也要改改只看文凭的坏毛病,高手在民间一点不假,没有什么再比得到效益和市场更高、大、上了,文凭不过是华丽的外衣,不是吗?

对于有一定实力的中小企业而言,创新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但自主创新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唯有借鸡生蛋才是捷径,可是一些企业很容易因为一项技术而成为其它企业的奴隶。怎样避免这样的境遇?在这里笔者提供一个偏方,那就是网罗天使投资人和风险投资人的工作动向,他们是创新的猎头,尤其是那些接近生产力的创新,但由于大部分投资人野心大、想一口吞了创新成果,而创新者不甘出卖自己的灵魂,有时双方的博弈会将谈判期拉得很长,这时候就给了我们中小企业介入的机会了。

对于创客而言,最重要的是不能脱离应用市场,走上异想天开或闭门造车的岔路。比如电子产品创新,大本营是深圳,正如Markerbot联合创始人Zach所讲:深圳有全球电子供应链中你想得到的任何一个部件、工具和辅料。创新工作还需要创客运动来催化,创客要积极参与创客活动,通过开放的平台进行头脑风暴、触发灵感。在中国,创客活动始于2009年的SZDIY邮件组,到2012年国内已有多地创客空间成立,而2013年则是中国创客运动开始进入爆发性增长阶段,今年Mitch Altman等国际性创客组织也开始介入国内创客活动。

从牛顿到乔布斯,苹果只被咬了一口,如今也许到了苹果被哗啦、哗啦咬的时代了。高盛CEO劳尔德讲:不可预测是生活最伟大的一点,所以不要自我设限,要与有野心的人为伍,置身于可以成长的环境中那种不仅仅可以让自己进步,其它人也会推动你前进的环境。笔者认为这就是可以创新的环境。

(文中观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指导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