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金属换算器
盎司
黄金,还有没有未来?

若说今年上半年,全球最红的词是什么?估计非“中国大妈”莫属。最近,华尔街金价经历了创纪录的跌幅,令世界哗然!不料,在这次黄金的大跌中,半路杀出一群“中国大妈”,以1000亿人民币的巨资鲸吞300吨黄金,也就是说华尔街卖出多少黄金,“中国大妈”照单全收。这场“金融大鳄”与“中国大妈”的黄金阻击战引发人们对黄金的再次关注。

都说“盛世买古董,乱世买黄金”,虽然如今黄金作为货币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但一直以来,人们为保值、避险而储备黄金的做法却从未停止。因此从心理上,人们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黄金情结,如此说来,今年“中国大妈”的出手绝非偶然。

从古至今,黄金对于人们究竟有怎样的吸引力?我们或许能从书中得到答案。

商周时期黄金就有货币性质,古埃及法老陵墓遍布黄金。

中国人对黄金的热情早已有之。“金性不败朽,胡为万物宝。”这句话出自《周易参同契》,可以看出,在很早的时候,人们就已经明白黄金经久不腐的特性,而古书中更多记载的是黄金是如何以货币的形式流通的。

《黄金战争》是一本追溯黄金历史的书,书中对古人使用黄金的历史做了详细描述:“早在商周时期,黄金就具有货币的性质。《史记·平准书》说:"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从春秋战国开始,黄金就已被当作价值的尺度,“《管子·乘马篇》记载:"黄金者,用之量也""金贵则货贱"。”到了西汉,黄金则是十足的货币。“《管子·轻重》说:"黄金刀币,民之通施也""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

事实上,放眼世界,作为同样古老的文明古国,古代埃及人对黄金有着同样的热情。为了得到黄金,埃及法老甚至不惜对邻国发动战争,而征战使得埃及成了一个拥有充足黄金储备的国家。《黄金战争》一书中写道:“古埃及法老的陵墓中更是黄金遍布。第十八王朝法老图坦哈蒙的陵墓则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宝藏墓中有工艺精湛的镀金卧榻、镀金宝座、金蛇、金制的神龛、纯金的图坦哈蒙立像等,图坦哈蒙的纯金棺材有110公斤重,他的木乃伊脸上覆盖着黄金的面罩……简直就是黄金的世界!”

黄金史学家格林曾指出:“古埃及和古罗马的文明是由黄金培植起来的。”由此,掠夺并占有更多的黄金是古埃及、古罗马统治者四处征战的动力。

可见,从古至今,人类对黄金的追逐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欲求:有人希望通过掠夺黄金增强财力,有人希望通过黄金炫耀财富,有人希望通过黄金使货币制度更加稳定,甚至有人希望依靠黄金长生不老……

英国最早实行金本位制,二战结束时,美国垄断了世界黄金储备,“挟黄金以令诸侯”溯源而上,我们会发现黄金除了被作为货币广泛使用之外,在社会的发展和众多历史事件中,它还具有多种“角色”战争的帮凶、维持经济稳定的功臣、大众争抢的财富等。它对人们有着如此之大的吸引力,以至于从文学作品中,我们总可以找到它的影子。

法国大文豪巴尔扎克曾在《欧也妮·葛朗台》中这样描述黄金对一个吝啬鬼的魔力,在葛朗台濒死之际,“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像,他却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葛朗台最念念不忘的就是一生追求的黄金,因为在那个时代,黄金是财富和权势的象征,它作为财富计量标准让拥有它的人引以为豪,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种金本位的思想萌芽由来已久。

18世纪,英国最早实行金本位制,到19世纪,德国、美国、日本等国也都实行了金本位制度。在金本位制度中,黄金就是货币,在国际上是硬通货,各国用黄金来定义所发行货币代表的价值,而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环境的变化,金本位制度最终受到挑战。

对于这个过程,宋鸿兵的《货币战争》一书做了详尽的解释。《货币战争》这本书,与其说它是一本经济类书籍,不如说它是一部完整的货币史学。在这个系列的第四本书中,作者详述了金本位制完结之后,美国成为大英帝国全球霸权的终极挑战者的过程。

二战即将结束时,几乎全世界的黄金都流向了美国。正如宋鸿兵在书中提到的:“在垄断了世界黄金储备的情况下,美国形成了"挟黄金以令诸侯"的战略。”于是,1944年,美国邀请44国政府代表举行会议,建立了一个国际货币新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它使美元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实际上,在这一体系中,美元成了黄金的“等价物”。美国承担了官价兑换黄金的义务,各国货币只有通过美元才能与黄金发生关系。而此时的黄金,就像被美元囚禁在牢笼里,而到底能囚禁多久,还要视世界经济走向而定。

每当美国政府想拉抬美元价格的时候,它一定会指示华尔街的金融资本抛售黄金,使得金价狂跌。

上世纪70年代,各西方国家的货币纷纷与美元脱钩,金价进入由市场自由浮动定价的时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郎咸平说:谁在拯救中国经济》中就探讨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至今的世界黄金走势。

郎咸平认为,虽然黄金是非常好的投资产品,然而,近几十年中,以美国的实力,黄金的价格很大程度上还是操纵在美国手中。正如郎咸平所说:“美国的政治目的说穿了很简单,就是借钱。美国要借钱,美元就必须保持强势才能借得多。如果美国要还钱呢?那美元最好贬值,才能还得少。”所以说,黄金是手段,美元是目的。每当美国政府想拉抬美元价格的时候,它一定会指示华尔街的金融资本抛售黄金,使得金价狂跌。当黄金投资者损失之后,他们通常会离开黄金市场,购买美元,美元的价格就抬高了,这就是美国政府几十年来操纵美元的手段。

因此,自上世纪70年代初黄金不再作为货币而是作为贵金属商品进入交易市场后,基于美国政府的影响和国际经济形势的走向,世界金价就一直起伏不定,而对于该不该大量进行黄金投资,人们也是众说纷纭。

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在接受《财富》杂志专访时曾说:“你可以把世界上所有已经开采的黄金堆起来,也就是一个不大的金属块。按照目前的金价,这个金属块可以换全部的美国耕地,再加10个埃克森美孚,再加上1万亿美元现金。你愿意选哪一个?谁能产生更多价值?”作为一个投资者,巴菲特只对拥有稳定持久增长前景的企业抱有信心,在他看来,在黄金数量固定的情况下,它没有实际用途,其价值完全取决于其他人愿意为它付出多少,而对于他来说,黄金并不是让他致富的办法。

虽然“股神”有自己的理论,但面对黄金的巨大财富效应,就像这次“中国大妈”狂购华尔街黄金一样,人们的眼光恐怕还难以从黄金那闪闪的金光上移开,而黄金这种古老的货币和特殊的商品,会将继续在涨跌中,在投资者的抛售与买进中前行吗?

 

 

来源:城市快报 2013年5月27


风险提示
 贵金属市场有风险 入市须谨慎          贵金属市场有风险 入市须谨慎          贵金属市场有风险 入市须谨慎          贵金属市场有风险 入市须谨慎